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章 失控:互联网越来越像大自然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球性大脑的方向进化……Facebook的目标是做出一个整个人类的索引。”

    相对于外向张扬的Facebook,腾讯似乎一直隐藏在一副冷静的面具后面。中美两国的互联网赛跑到此时,似乎已经处在纬度近似,却各自独立的状态下。国家竞争、政治体制及文化隔膜,如三道鸿沟让它们始终无法汇流,而在商业模式上,则呈现为一个十分奇特的景象:美国公司开始学习中国公司的某些做法,而中国公司则向更陌生的领域狂奔。

    2013年4月,福布斯中文网刊发了一篇观察稿认为,“2013年的Facebook像极了2005年的腾讯”。作者写道:“该公司似乎正在做或打算做中国公司在2005年所做的事情,即帮助用户将更多时间消耗在Facebook上,并在这里完成更多的交易。”这些新的尝试包括:开放网游平台,鼓励更多的游戏开发者推广动作游戏、射击游戏以及即时战略游戏等,将礼品赠送服务面向所有美国用户开放,允许用户赠送好友实物礼品,例如礼品卡、纸杯蛋糕、收费的流媒体音乐服务等,以及提出“一站式在线生活”的新主张。

    对于腾讯来说,未来的可能性似乎在于虚拟领域的互联网之外。

    2013年11月11日,腾讯创业15周年,马化腾发表“通向互联网未来的七个路标”的主题演讲,首次提出了“连接一切”和“互联网+”的新主张。

    在马化腾看来,在移动互联网年代,手机成为人的一个电子器官的延伸这个特征越来越明显。不仅是人和人之间连接,我们也看到未来人和设备、设备和设备之间,甚至人和服务之间都有可能产生连接。因此,腾讯未来的探索空间将“首先是连接一切”。

    据此,马化腾进而提出“互联网+”,“‘+’是什么?传统行业的各行各业……互联网已经在‘+’通信、媒体、娱乐、零售、金融等等,互联网是一个工具。微信为腾讯提供了一条通向实体的道路。我们的设想是,微信的公众平台可以成为用户与实体世界的一个连接点,进而搭建一个连接用户与商家的平台。”

    很显然,马化腾的这个观察打到了中国产业经济最为敏感的部位。历经将近20年的演进壮大,互联网渗透到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它真正成为当代商业文明的基础设施,由此,种种新的变革和颠覆都正在剧烈发生中。

    在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互联网+”的概念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互联网+’的基础设施的第一要素就是云。”2016年7月,马化腾在第二届腾讯“云+未来”峰会上说。

    被他称为新型基础设施的“云”,是基于云计算等技术的一系列服务,自2006年后获得了商业世界,特别是互联网公司,比如谷歌、微软、亚马逊们的重视,其中发展最快、名气最大的是AWS(亚马逊网络服务),其主流客户不仅有大大小小的企业,还有美国航空航天局、美国中央情报局等政府部门。

    腾讯云的推出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为了适应中国特殊的网络结构,向用户们提供更便捷的服务,QQ从一开始就为用户设计了交流信息的云端存储和分享。用今天的话来说,QQ其实就是一朵云。但10多年来,腾讯积累的大量云服务技术和能力主要是满足自用,支持QQ、QQ空间、微信、腾讯游戏等海量业务的稳定运营。直到2010年,腾讯开放平台接入首批应用,腾讯才第一次悄然向外界提供云服务,最初主要服务于接入腾讯开放平台的游戏与电商合作伙伴,但随着开放平台的扩大和腾讯生态的不断完善,这一能力在日后演变出更多使用场景,带来的价值也越来越清晰。

    一贯低调沉稳的风格使得腾讯并没有急于宣传这个还在成长中的新业务。2011年6月,腾讯云对外服务已初具规模,但马化腾在对来自全世界的合作伙伴们宣布腾讯的开放战略时,并未特别提及。直到5年后,腾讯云在整个生态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马化腾才高调谈及云。他在2016年给合作伙伴的公开信中写道:“云和分享经济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分享经济就是生产力的云化。”他甚至将未来的“互联网+”描绘为:“传统行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在云端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处理大数据。”

    这一年,潜行多年的腾讯云一跃而出,业界才看清腾讯的战略方向。此时,腾讯云已为超过百万开发者提供服务,数据中心节点覆盖全球五大洲,行业解决方案覆盖游戏、金融、医疗、电商、旅游、政务、O2O、教育、媒体、智能硬件等多个行业,对外开放的技术能力包括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人脸识别、视频互动直播、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语音识别等。

    在这一年的贵州数博会、“云+未来”峰会、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马化腾多次谈及腾讯云。事实上,腾讯在2015年的财报中首次提到了腾讯云,显示其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0%。汤道生公开宣布,未来5年要投入超过100亿元,助推腾讯云继续开疆拓土。

    马化腾向合作伙伴表示:“越来越多企业向云端迁移,除了节省成本、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每个企业把独特的资源和能力凸显并分享出来,其余的工作交给生态伙伴。这正是我们过去5年来的选择。”

    透过“云”,外界也可以看到腾讯开放战略的蜕变。近6年时间里,腾讯称自己专注做连接,用不当第一大股东的“半条命”精神与各垂直领域伙伴合作,从“一棵大树”成长为“一片森林”。6年前,什么都做的“八爪鱼”,变成了聚焦在“两个半”核心业务的开放平台。“两个半”是腾讯的内部说法,其实就是指社交平台、数字内容及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还在成长被算为“半个”,只是未来很有可能发展成新的平台。

    互联网金融是另一则可以诠释腾讯“连接一切”和“互联网+”的故事,它的底层技术基础也是腾讯云。

    2014年3月,银监会批准5家民营银行开展试点工作,这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民间资本第一次被允许进入长期垄断的银行业。其中,阿里巴巴和腾讯分别获得一张牌照,腾讯以拥有30%股份,成为深圳前海微众银行的最大股东。12月12日,微众银行正式获准开业,成为中国首家互联网银行。2015年1月4日,李克强赴微众银行视察,他敲下电脑回车键,卡车司机徐军拿到3.5万元贷款,完成互联网民营银行的第一笔放贷业务。

    2015年9月,腾讯在原在线支付部的基础上升级成立“支付基础平台与金融应用线”,包括理财通平台、支付平台、研发平台、金融合作与政策、金融市场品牌和金融数据应用中心等模块,拥有财付通、腾讯理财通、互联网征信、移动支付风控、微信支付的基础平台部分、QQ钱包、金融云等业务和产品。腾讯互联网金融板块整合后,支付基础平台与金融应用线由赖智明担任总负责人。

    财付通10年到现在的腾讯FiT1年,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连接用户、商户与金融机构;二是把腾讯的云技术、大数据、支付能力、风控能力开放给合作伙伴,携手金融机构,打造更多新的金融应用。

    在一份内部邮件中,刘炽平把互联网金融上升为战略业务,他写道:“当我们建立了海量支付用户的规模后,我们也具备了进一步提供更加丰富之金融应用给用户的能力,这里包括技术能力、用户触达场景,也包括数据,让我们可以提供更好的互联网金融服务。”

    马化腾曾透露,2016猴年除夕当天,红包支付超过了25亿笔,除夕红包个数超过132.8亿个。而微信支付和QQ钱包在内的腾讯移动支付日均交易笔数超5亿笔,腾讯支付安全团队运用大数据,通过人脸识别、IVR自动外呼等技术创新将用户资金损失率控制在百万分之一。

    腾讯互联网金融在支付领域所积累的经验与实力,以及金融云和大数据能力,让金融机构可以“拎包入住”。马化腾曾表示,“互联网金融有着很大的市场潜力,腾讯内部还在积极探索不同的形式,目前腾讯互联网金融业务,除了互联网贷款以外,另外一块就是互联网理财”。腾讯于2014年推出了独具特色的互联网理财开放平台——腾讯理财通,在短短两年间,汇聚了很多优秀的资产,从一开始只有货币基金发展到拥有定期理财、保险理财、指数基金等不同风险等级的十几种优秀金融产品,连接着基金、保险、证券等众多优质的金融合作伙伴,一方面为微信和QQ用户提供便捷的理财服务,另一方面也为金融合作伙伴提供产品创新、快速触达年轻用户等价值。在上线两年多的时间里,腾讯理财通用户数就已突破了7000万,资金保有量超过了千亿元。

    赖智明在一次内部分享中说:“理财通不是单一的服务提供方,而是一种开放的平台。但是这种开放平台不是超市,并非良莠不齐、毫无把关地让所有的供应商都上来。我们最终选择了一种更稳健,而且更开放的模式,做货币基金。”

    金融云则是腾讯互联网金融板块目前正在力推的业务。站在腾讯互联网金融过去11年的经验的基础上,对未来趋势的看法,赖智明曾在公开场合表达过一个“STAR”模式。这既是腾讯的特色,也代表了4个发展趋势。STAR中的“S”代表了社交化、生活化,利用社交平台的威力,勇于做减法,在移动支付平台上打造更多类似红包这类明星应用的产品。T代表与同道开放合作共赢,即平台化。比如腾讯理财通的平台上,腾讯过去1年给其平台上的基金公司新增开户的用户数超过他们通过自己的路径10年发展的用户数。A则是普惠、触手可及,也即移动化和场景化。R则是数据化、智能化。

    腾讯的金融业务是其战略业务之一,但是腾讯只做“半个”,腾讯的多位相关高管都在不同场合表示了“另外半条命交给合作伙伴”“对金融保持敬畏”“做金融连接器”等观点。

    其实就日后来看,腾讯进入银行业及扩大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里的探索,也许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它提供了另外一个辽阔的空间,并让人产生新的想象:被植入了金融基因的腾讯到底会演变成一家怎样的公司?

    腾讯的公益与社会责任

    对于马化腾来说,创办腾讯既是一次商业上的冒险,同时也是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因此,如何通过互联网手段提升人类生活品质,一直是他最重要的思考命题之一。与此同时,他也希望腾讯能够成为一家“受尊敬的公司”,在公益事业和社会责任上有所践行。

    2006年9月,腾讯发起成立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这是中国互联网企业所成立的第一家公益基金会。在其后的两年多里,基金会投入6600万元,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等公益组织合作,捐赠近千万元,在贫困地区建立近30所希望(春蕾)小学,并进行了网络、图书馆等配套设施建设,同时启动了对西部乡村教师的培训项目。

    2008年,中国发生了两件重大的公共事件:一是汶川大地震及其救援,二是北京奥运会的举办。腾讯利用自己的互联网平台,都积极地参与进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腾讯在QQ及腾讯网上进行网友捐款募集活动,总计募得2300万元。在奥运会期间,QQ发起了富有创意的“在线火炬传递”,有6000多万人参与了这个活动,通过QQ率先获知奥运信息的用户数量达16亿人次。

    2008年11月,在创业10周年之际,腾讯公司选择以发布《腾讯企业公民暨社会责任报告》的形式来度过自己“10周岁”的生日。马化腾表示:“10年间,腾讯获得并奉行了一个非常宝贵的可持续发展秘诀:绝不追求单向经济效益最大化,而是以用户价值与社会价值最大化协调统一发展为方向。10年回望,我们很清楚自己的责任,我们的任何经营行为都可能会影响到上亿的用户,只有得到用户的认可,我们才能健康发展。所以,对于社会和用户的责任与企业经营的协调发展,一定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战略问题。”

    2014年9月,陈可辛导演的电影《亲爱的》上映,引发了全国对被拐卖儿童的关注。而就在当年的10月,“QQ全城助力”公益项目上线,通过移动互联网LBS定位技术向儿童失踪所在城市QQ网友推送紧急寻人启事。作为首个上线的失踪儿童找寻平台,“QQ全城助力”在两年的时间内,成功帮助全国14个家庭找回16名失踪儿童和未成年人,涉及深圳、武汉、厦门、南宁、大同、阜阳等多个城市。对于科技公益的态度,马化腾在内部信中称:“是的,我们应该坚持做对的事,而且有能力运用互联网的优势来做好事。”

    2015年,腾讯公益发起中国首个互联网公益日——“99公益日”,主题为“一起爱”。

    为了这个公益日,腾讯各条业务线火力全开,拿出了全部的资源,更是玩出了前所未见的玩法。用户可以选择腾讯公益网络平台上数千个公益项目进行小额捐赠,“互动”成为“99公益日”的一大关键词。例如,在手机上帮裸身的贫困山区孩子“穿上”衣物,小孩便可获得由商家赞助的服装;进行一次对抗雾霾的游戏,便可支持一棵新树苗的种植……各类趣味性的互动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公益只是“掏钱捐赠”的惯性想法。

    除此之外,各大NGO和公益基金会也祭出大招参与其中。知名公益人、免费午餐发起人邓飞发起了“99公益营”行动,口号为“99公益日,克隆爱”,爱心人士可以寻找18个队员,通过腾讯公益平台发起“一起捐”,借助朋友圈的力量为山区的留守儿童送上一份免费午餐。中国扶贫基金会也发起“百元大作战”活动,招募爱心人士发起一个目标设置为200元的爱心包裹一起捐,为贫困地区小学生筹一个新学期的开学礼物。

    自2015年9月7日至9月9日的3天时间里,通过腾讯公益平台,“99公益日”共计募得慈善捐款1.279亿元,共有205万人次参与捐款,捐赠金额、参与人数均创下国内互联网的募捐新纪录。作为发起者和连接器,腾讯基金会对数千个公益项目进行配捐,3天总计配捐金额达到9999万元。

    2016年4月18日,马化腾宣布,将捐出1亿股腾讯股票注入正在筹建中的公益慈善基金,通过各家公益慈善组织和项目,支持在中国内地为主的医疗、教育、环保等公益慈善项目以及全球前沿科技和基础学科的探索。一个月以后,腾讯的另一位创始人陈一丹先生宣布捐赠25亿港元(约3.2亿美元)设立全球最具规模的教育奖项“一丹奖”。

    除了捐款外,2015年7月,“益行家”运动捐步产品的上线,也让更多人看到了做公益的另一种可能性。网友在“微信运动”“QQ健康”上捐赠步数,由企业出资代捐。在“益行家”产品形态确认的过程中,马化腾认为,捐步应该是有门槛的,大家要通过努力才能完成这样的一个公益行为,他提出用户只有行走超过10000步,才能进行捐赠。产品上线一年,“日行10000步,健康做公益”已经成为千万网友的习惯。

    “微微的晨光还照不亮太远的路”

    2011年11月,在马化腾的帮助下,我开始使用微信。我发现,他是一个非常“吝啬”乃至单调的“微信朋友”。每个月,他发送的消息从来没有超过10条,而内容几乎都是对腾讯新业务的极其简洁的推介和评点,如“首个大型实验真人秀,很大的挑战”“已买,准备体验延误红包”“滴滴再战江湖,新品类滴滴快车,支持一把”“程序响应太慢了,要优化”……

    18年来,他由一个连前同事都不太记得名字的普通程序员,成为中国互联网不可替代的领导者和最富有的人之一。不过,他的生活状态似乎没有太多变化,他仍然不喜交际,专注于每一个新产品,他的部下们仍然会在午夜时分收到他对某个细节的挑剔和建议。

    这是一个善于控制自己的好奇心的人,而同时,他又能让自己的兴趣在无尽的可能性里得到延伸,在这个意义上,他还是那个喜欢趴在望远镜前眺望无垠星空的南方科技青年。2016年10月22日,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一次对话中,马化腾再次谈及少年时的天文爱好:“看看星空,会觉得自己很渺小,可能我们在宇宙中从来就是一个偶然。所以,无论什么事情,仔细想一想,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能帮助自己在遇到挫折时稳定心态,想得更开。”

    近年来,他唯一增加的社会活动是参加公益慈善,他发起了一个为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募捐的活动,成为壹基金理事、大自然保护协会的中国理事,还参与发起桃花源基金会。在这些场合,他与马云常常同席互动,外界所有关于他们的恩怨似乎都是流言。

    这是一个不完美的商业故事,就好像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完美的人生一样,它充满了青春的残酷气息,像一个朝着自己的目标呼啸狂奔的少年,外表桀骜不驯,内心却有着无所不在的恐惧——从诞生到我完成这部作品,它才18岁。

    中国互联网的成功与改革开放非常类似,是实用主义者的胜利。与他们的美国同行相比,中国人也许没有发明革命性的互联网技术,但是他们在商业模式和用户体验上的努力却是卓越的,这也是所谓的美国式优势与中国式优势的生动展现:美国人发明了推动进步的技术,而中国人找到了盈利的方法论。就更广泛的意义而言,中国互联网人对其他领域——制造业、零售服务业、传媒业以及金融业的渗透更加深刻,而这才刚刚开始。

    在一次交流中,马化腾很感慨地讲过一段话,他说:“不管已经出现了多少大公司,人类依然处在互联网时代的黎明时分,微微的晨光还照不亮太远的路。互联网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在它的推动下,整个人类社会都变成了一个妙趣无穷的实验室。我们这一代人,每个人都是这个伟大实验的设计师和参与者,这个实验值得我们屏气凝神,心怀敬畏,全情投入。”

    从2013年开始,与马化腾一起创办腾讯的几个老同学相继从一线退下。

    2013年,陈一丹卸任首席行政官,转而出任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荣誉理事长。在他的主导下,腾讯发挥社交平台的优势,在慈善公益事业上屡屡有让人赞叹的活动。同时,陈一丹投资于教育。2015年6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将武汉学院剥离,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一家独立的民办本科大学,陈一丹首期投入20亿元。

    2014年9月,张志东辞去首席技术官(CTO)的职务退休,此后,他的身份是腾讯学院的一名讲师。在内部邮件中,马化腾深情地写道:“比技术本身更为重要的是,Tony是公司用户价值观的最坚持的践行人。在总办会议上,Tony是最能站在用户角度毫不妥协的人,始终保持着这份‘固执’。Tony这份坚持,也融入了公司的强用户导向的理念基因。”

    记得是2012年的夏天,尚未退休的张志东在他的办公室里接受我的访谈,在我们交谈的高窗下,便是被一片绿意环绕的深圳大学。从那里的一位青葱懵懂的学生到中国互联网界最有权势的人之一,他和马化腾被时代的潮流所裹挟,一路跌撞前行,演绎了一段无可复制的精彩人生。

    访谈结束后,张志东送我到电梯口。电梯门开了,他突然喃喃自语说:“如果哪天腾讯遇到了更大的挑战,也许就是新的一天开始了。”

    我还没有回应,电梯门就缓缓地关上了,我只来得及看到他硕壮的身影。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