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返京前后的事儿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皇室是个奇怪圈子,这个圈子里,有些事情除了当事人,别人到死都不可能知道,有些事情却又是顷刻就能传得满天风雨。四阿哥死了嫡长子是大家早就知道了,其中后来这一批人还都亲自去道了恼。

    八阿哥那里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一胎又没了事儿却是八阿哥抵京、三阿哥等人离京之后发生,没想到这些赶赴行福晋们,居然也知道了。不用说,她们丈夫肯定早一些时候就知道了。

    太子妃这里,接到消息也挺早,还是胤礽过来告诉她。

    胤礽康熙那里消息还是挺灵通,御前太监也不是没眼色人,一般人到了御前,他们也不会轻易泄露消息。如皇太子这样,只要不做得太过份,他们是乐于提醒一声:“太子爷,万岁爷心情不太好,您小心着点儿。”或许不会涉及核心内情,作个天气预报是足够了。

    打完小报告,小太监就进去通报:“万岁爷,太子爷过来了。”

    胤礽再正一正衣冠,从打开门幕里进去了:“儿子给汗阿玛请安。”

    康熙怒火平得差不多了,脸色仍然不太好,见胤礽来了,这才开了脸:“蒙古情形如何?”打了手势,让胤礽近前说话。

    胤礽坦然前行,中途停了一下,把掉地上笔给拣了起来,扔给一旁被康熙脸色吓得不敢上前小太监。这才又徐徐走到康熙身边,给他揉着肩膀:“他们还能说什么?汗阿玛亲至,何等荣誉?想来回銮前还如往年一样,要有种种赏赐……”

    汗阿玛肯定是生气了,但是为什么呢?问还是不问?能让康熙这个讲求平和从容人把笔都摔了,这可不是件小事。

    康熙听到“汗阿玛亲至,何等荣誉?”时正要皱眉提醒儿子,不可被假想迷惑,要且用且防。当年三藩之外,蒙古人可是差点儿来了个背后包抄。葛尔丹也曾是大麻烦。等得到后一句,又笑了出来,胤礽已得个中三味。

    胤礽手上轻轻用力,按得康熙通体舒泰,当一个儿子不省心时候,另一个儿子乖一点就很容易安慰老父亲那颗饱受摧残心。

    胤礽胤礽趴康熙耳朵边儿上:“汗阿玛,这样可还舒服?”

    康熙鼻子里含糊地哼了一声。

    看来跟自己没什么关系,胤礽作了评判之后就不再多言。又按了一会儿,康熙拍拍胤礽手:“好啦,别累着你。”胤礽当然不肯就此停手,又意思意思地按了两下:“儿子伺候汗阿玛,有什么累不累呢?汗阿玛脸色好些了?”

    康熙对于老八事情却是暂不想跟胤礽说,摆手道:“左右是些烦心事儿,”从折子里抽出一份来,“你看看这个罢。”

    胤礽看看折子位置,他刚才拣了那只笔,根据上面墨汁温润程度来判断,当是刚扔下来不久,笔尖毛都狠力下贯过程中歪了,可见康熙愤怒程度。这一份折子是从一堆里抽出来,明显是看过有一段时间了,显然康熙生气不是因为这折子,倒像是另一本折子早一些内容惹火了皇帝。

    思忖间,胤礽已经取过折子来看了,这是九卿等共上折子,议工科给事中原特参吏部文选司郎中陈汝弼不法一事。

    这事前因胤礽是知道:有个叫黄钟人,本是投诚伪官,已于陕西道御史王自修请斥失节文职案内革职。今陈汝弼乃朦混开列补授,让黄钟又补成了浙江温处道。

    都察院给出了处罚方案是:陈汝弼革职、交刑部,尚书敦拜等俱应降三级调用。九卿结论与都察院同。

    这事儿已经过:揭发、初议、复议三个阶段,康熙要生气也不应该现,刚听到消息时候他都没气成这样。要知道康熙是一个很讲究仪态人,这一点没有谁比胤礽清楚了,康熙轻易不会做出摔东西这样举动。

    哪怕他觉得都察院与九卿判得不对——胤礽看来,这个判罚结果已经很合适了——也不会愤怒地扔了正用家什,那管笔型号是康熙惯用。

    “看完了?”

    “是。”

    “说说看。”

    胤礽是想再确认一下康熙是不是因为这个生气,便硬是鸡蛋里挑骨头出来:“这个黄钟,还能接着做浙江温处道么?他们记性也未免太差了。”

    康熙道:“这个添进去就成了。”

    “汗阿玛意思是?”

    “敦拜等降三级留任,陈汝弼交刑部。黄钟,打发他回原籍罢。”

    不是因为这个事儿,肯定是旁事情,胤礽肯定了,因为康熙后旨意根本就是根据都察院、九卿结论没两样。

    胤礽缓声劝着康熙:“此事着实令人恼,可天大事情也不值得汗阿玛生气。您身子要紧,前儿还咳嗽了呢。”

    康熙倒挺领这个情,笑道:“无妨,处置都处理了,”还是磨了一下牙,“这起子混帐,胆子越发大了!”

    胤礽对康熙又是好一阵安慰,康熙道:“不说这个了,你来看看这些。”又推过去一叠折子。父子讨论正事。

    胤礽看了不少折子,内中一件“兵部议覆,四川陕西总督博霁疏参副都统筏喀于操演兵丁时,举动乖张失宜,应遣官往审。”让胤礽脸色也沉了。

    结合刚才那个案子,康熙自己案发时候都说:“此案甚大、情弊显然。”

    熙朝吏制,已崩坏。要是换个被革职人走个门路起复也就罢了,这个黄钟是有黑历史,投诚之后又犯案,现居然走走门路又当上了官,这些人已经是捞钱不过脑子了!

    文官贪财、武将不说怕死也是作死……管理这样国家,皇帝与皇太子一对苦逼父子党真是任重而道远。

    不对,还是不对,天下那么多大事情,大到三藩葛尔丹、干系国计民生如河工,都不能让康熙这样生气,一定有什么事情他没有注意到角落里发生了。

    胤礽处理完事情,又叮嘱康熙要好好吃饭好好休息,被康熙高兴地骂走了:“走走走,你倒管起朕来了,朕吃得香睡得香呢。倒是你!前儿还打喷嚏了!听说弘旦带着两个人拿着斗篷都没堵着你?”

    胤礽抽抽嘴角,早知道就不那样逗儿子玩儿了!要逗也要自家帐篷里逗,下次一定不跑到外面来!

    无赖地一扬头:“汗阿玛从哪里听来?没有事儿!”

    康熙不语:“弘旦这会儿也好回来了,今儿晚膳叫他与朕一道用,你去你媳妇那里吧。”唉唉,有了八福晋作比较,其他儿媳妇们真是太好了!

    胤礽转身出去后并没有直接去淑嘉那里,而是询问自家眼线。胤礽是跟康熙把桌上事务都给理过一遍了,以他对康熙了解,不是因为这些。那就只好从别方面来判断了,胤礽叫住了梁九功。

    太子爷问得很是光明正大:“汗阿玛方才像是恼着了,你们当心伺候着!我看政务上事情不是太恼人,是不是有伺候不周地方?”

    梁九功非常冤枉:“太子爷,奴才们怎么能不心伺候皇上呢?皇上一早上还是好好,直到京里送来了折子。”

    难道是我判断错了?胤礽一脸愁容道:“你等会力劝劝汗阿玛,多进点儿晚膳。生气也要保重身子才好。”

    梁九功乖乖应下。

    胤礽心里直犯嘀咕,一路往淑嘉那里去。走到一半,却被一小太监拦下了,胤礽曾为这小太监说过几句好话,使其免了一顿重罚,见皇太子似乎是为皇帝发愁,悄悄过来道:“太子爷,万岁爷早上还收到过一件京里来密折。”

    皇帝打听自家儿子后院事情,到底不太光彩不是?当然要密折了。

    胤礽心里一松,板起脸来道:“你这样泄露汗阿玛跟前事情,可是有碍国法!这回我承你情,下次不可这样了,”抬手给了他几粒金珠子,“这是赏你,御前,第一就是要小心谨慎,不可妄言。不要管不住自己,叫人知道了你会有麻烦。”

    小太监扎煞着手,还有点不太好意思,犹豫了一下才接了赏。

    胤礽一笑。

    京里有事?

    不多会儿,太子爷京里眼线就来报信了:太子,您这回八弟当不成爹了。

    胤礽心里比了个中指!他汗阿玛一定是因为这个生气,朝政会让皇帝动怒,但是能让皇帝不顾形象,唯有家人。老八这个事儿,够让汗阿玛动这样肝火。

    然后胤礽也怒了!爷提心吊胆了半天,就盼来这么个消息?!

    气咻咻地回来跟淑嘉报怨:“老八这个混蛋!自家后院儿里事情都拎不清楚,累得旁人跟着生气!连个媳妇儿都管不好!”注意到老婆诡异目光,咳嗽两声,“是安王府不好,居然不会教女儿!”

    “八弟妹是安王外甥女,不是亲闺女。”

    “呃……反正就是他们两口子不好!”

    “……”他这绝对是个迁怒转移话题。

    不等淑嘉说什么,胤礽挺没形象地往床上一倒,一副颓丧模样。淑嘉上前坐他身边,点着他鼻子:“累了?你不是常说想来看看么?到了这里又累上了。”

    胤礽伸手把她拉了下来当被子盖:“是累了。”声音含含混混。

    骨子里毕竟还是流着游牧祖先野性鲜血,又是弓马娴熟——“打从知道汗阿玛巡幸塞外开始,我就梦想有一日能够随驾而来,自由驰骋,围猎欢。每年到这个时候,汗阿玛来了,我就得京里监国监国监国!”

    好容易可以到塞外来了。

    “上一回是叔王、伯王没了,连夜驰回,这一回又……自由驰骋个P!见人就得作谦和状,跟谁都要和气打招呼!”他一点也不想浪费时间这些乱七八糟人身上,他就想有这么一个时间可以辽阔空间里什么都不想,就那样野性地奔跑!痛淋漓!

    虽然见到他谦和“打招呼”人都诚惶诚恐又受宠若惊,完全是恭敬有加,对于皇太子来说,这依旧很憋屈!

    他还是尊荣,却已无法恣意。

    他一点也不想温良谦和!他想鼻孔望天,脸蛋跟天空平行!

    强x和通x都是活塞运动,但是心情差太多了!

    淑嘉无语地扯过被子来,裹住了两人。行围时候,胤礽捕获了不少猎物,弘旦亦有收获,可这父子俩都高兴得矜持,根子这里么?淑嘉很心疼,搂着胤礽,拍着他背。一个两个都是这样!

    胤礽被拍得舒服了,作振奋状:“我不是弘旦,没那么想不开。”

    “?”淑嘉手上一顿,“怎么?”

    “他那天斩获不小,也不开心,问他,你猜他怎么说?”

    “怎么说?”

    “他发现了,这行围挺作假。小模样儿还怪委屈,一副被骗了样子。”

    这他都敢说?!“这孩子!”

    “既然知道是假,还有什么好不开心?心里都有数儿了,不就好应付了?真是个傻孩子。”

    “……”淑嘉默。

    “没事儿,我儿子我知道,他能想明白。”

    “他别汗阿玛面前乱说才好。”

    “都嘱咐过了。”

    淑嘉还是不放心,又单问了一回弘旦,弘旦道:“阿玛都与我说过了。”

    “你阿玛怎么说?你听好了,不要乱想。既然知道是假,还有什么好不开心?心里都有数儿了,不就好应付了?”

    “额娘,这话阿玛说过了……”

    “……”她还担心胤礽只是简单粗暴地不让弘旦乱说话,没有把道理讲明白呢……

    ——————————————————————————————————————————

    淑嘉无人是无意八卦这个,据胤礽说,事情是密折上报,康熙都不愿意跟皇太子提及,那她还是不要乱说些事为好。奇怪是,两三天后,妯娌们聊天时候,居然诡异地提到了这个话题。

    大家全知道了!

    从三阿哥起,到五阿哥、七阿哥,都是有爵且分府外阿哥,老实如五阿哥、七阿哥也是分了佐领旗主王爷,自有门人僚属京。京中有什么消息,怎么会不汇报给主子?

    原本淑嘉是与妯娌们商量,回去时候是不是与京妯娌们小聚一下,尤其是四福晋:“我走得匆忙,未能亲自去看她,回去后想看一看她。你们有去么?咱们约个日子正可一道,免得你来我往,打搅了她。”

    说到弘晖夭折,三福晋、七福晋都为四福晋心疼得不行,三福晋是死过嫡长子,七福晋亦是正妻想儿子想得眼发绿那种。这就八卦上了。

    三福晋叹道:“太子妃说得是,人这个时候啊,真是苦得想死心都有了……”

    七福晋则说:“好容易养下个阿哥,怎么就能没了呢?”她馋死了,她真心发誓,养下个儿子来宁愿自己去死!

    接着七福晋就感叹四福晋真是命苦:“她那府里,统共几个阿哥,唯有弘晖是她所出……”话很含蓄,余下都不是自己养。这也就她想得,因为她家里几个儿子都是侧室生。五福晋没来——五阿哥带着侧室来,淑嘉并不是经常寻侧室来说话,这回就没叫五阿哥侧室瓜尔佳氏——这里感触深就是七福晋了。

    说到庶子,三福晋就神秘地问:“你们听没听说京里出了个大闻?”

    淑嘉看看七福晋、七福晋看看淑嘉:“什么闻?”

    “说是八阿哥刚回去,他那里王格格就小产了。”

    淑嘉想,她脸一定是扭曲。你苦心保守秘密,居然已经是人人知晓秘密了,这情节未免太戏剧化了一点儿。

    七福晋顿了一顿道:“八弟妹也太急了点儿。发作人也要等孩子生下来再说。”

    三福晋道:“谁说不是呢?不过吧,八阿哥回去之后出事儿,八弟妹倒也好说话了。还是性急了些。”

    八福晋性格,对于妯娌们来说还是能够接受,毕竟她也不是没有眼色胡乱好强人。如果说她整治小妾整治得人家小产,可信度还真是不低。正妻对小妾,提起来有几个会‘我见犹怜’?哪怕是别人家小妾。立场不同!你同情别人家妾,那你自己家要不要也同情一下?把老公多分一分给她,把儿子分几个给她,后你干脆让位得了!

    这两位对侧室,是不会有多同情,她们说八福晋错,乃是说八福晋手段不够好而已。有经验已婚妇人,谁不觉得八福晋是不能生?你不能生好歹也要有个儿子傍身,不能绝了后。孩子生下来你抱走,再弄死小老婆也行啊。笨死了你!

    淑嘉也有些疑心八福晋做了什么,只是不肯多说,转移话题道:“回去之后也打发人问问八弟妹去不去看四弟妹罢,他们府里事儿,咱们只作不知道就好。”

    三福晋、七福晋都表示要与太子妃一道去四阿哥府:“回京之后,怕是要收拾一两日,不如约三日后,如何?”

    女人们约定了回京后探望四福晋日期,圣驾又开始往回走了。圣驾启程,蒙古诸部跟着欢送,一路尾随。路过建公主府,还没迎到公主苍津同学家公主府里进宴招待岳父。

    康熙亦赏赐苍津及其属下官兵等。

    蒙古诸部有样学样,一边送康熙、一边设宴。康熙也大手笔赏赐发下去,反正如胤礽所说,来了终就是要散财。袍褂银两缎疋鞍马……根据等级不同,数量上、纹饰上各有差异,却是人人有份。

    就这样一路行来,直到九月里,圣驾才回到了京城。

    ——————————————————————————————————————————

    淑嘉回到宫里,先不能处理自家事情,还得去给老太太请安。

    皇太后还是老样子,进入老年之后,她变化很小。也许,本来留给她变化余地已经没那么大了。

    淑嘉这一回说话题都是皇太后喜欢,草原是什么样子,皇太后熟悉一些福晋、夫人又如何了,大家都给皇太后请安了,等等等等。

    又有从塞上带来各种礼物、胤礽与弘旦亲猎猎物。

    淑嘉拣上等奉给皇太后,皇太后道:“皇帝从来不缺了我这些东西,你那里人口多,又年轻,很该多置办些东西,留着自己用就好,何必再给我?”

    “那可不成,汗阿玛心意是汗阿玛。有汗阿玛作榜样,我们应该好好孝敬您老人家才是。我们就算不随驾,年年份例也都够使了,您就放心吧!”

    皇太后欢乐地收下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