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7章 大哉乾元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nbsp;   在《元史。世祖本纪》中。有一段至为简单的话。可以概括地说明忽必烈从蒙古大汗转换为中国皇帝的原由。这段话精确而又恰当。其文曰:“世祖度量宏广。知人善任。信用儒术。用能以夏变夷。立经陈纪。所以为一代之制者。规模宏远也。”

    从表面上看。元朝和蒙古国只是国号不同。但其含义却颇有差异。

    二月二十五日。忽必烈进驻大都新皇宫。并在新皇宫中召开了第一次朝会。第一次大元王朝的朝会。

    忽必烈高坐于大殿正前方的金阶上。满意地看了看整个皇宫大殿。在接受百官的大礼跪拜后道:“各位爱卿。本汗在此宣布。我蒙古国从今日起正式更名为大元帝国。国号大元。本汗乃是大元帝国第一任皇帝。我大元帝国不仅包括蒙古族人。西域色目人。也包括汉人、金人、吐蕃人等。卿等各司其职。维持原状。等消灭南朝。一统天下后本汗会论功加以赏赐。各位。关于更改国号的意义所在。本汗已经反复强调过。那就是本汗既要始终如一地维护蒙古帝国的统一。维护蒙古族的传统。也要成为中原王朝的统治者。下面。本汗首先宣读《建国号诏》。”

    大殿中的大臣们个个神情肃穆。仔细聆听着忽必烈的宣言:“诞膺景命。奄四海以宅尊;必有美名。绍百王而纪统。肇从隆古。匪独我家。且唐之为言荡也。尧以之而著称;虞之为言乐也。舜因之而作号。驯至禹兴而汤造。互名夏大以殷中。世降以还。事殊非古。虽乘时而有国。不以利而制称。为秦为汉者。著从初起之地名;曰隋曰唐者。因即所封之爵邑。是皆徇百姓见闻之狃习。要一时经制之权宜。概以至公。不无少贬。我太祖圣武皇帝。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图。四震天声。大恢土宇。舆图之广。历古所无。顷者耆宿诣庭。奏章申请。谓既成于大业。宜早定于鸿名。在古制以当然。于朕心乎何有。可建国号曰大元。盖取《易经》“乾元”之义。兹大冶流形于庶品。孰名资始之功;予一人底宁于万邦。尤切体仁之要。事从因革。道协天人。於戏。称义而名。固匪为之溢美;孚休惟永。尚不负于投艰。嘉与敷天。共隆大号。”

    忽必烈声音洪亮。中气十足。直让大臣们听得清清楚楚。

    从这份《建国号诏》中可以看出。忽必烈所建立的元朝。乃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延续。是尧舜禹汤。秦汉隋唐的继续。所谓:“绍百王而纪统”。诏书又把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的这份统一大业。看作是“历古所无”的“大业”。即是说这业绩是古代任何一个君主都无法比拟的。因而用“蒙古”这个民族的名称。已不足以表示新王朝的涵义。

    忽必烈十分清楚。当今的时局以宋蒙之战为重中之重。在蒙古军队中。汉人士卒的数量已经超过了蒙古族士卒。而在朝中。汉人大臣的分量也是越來越重。同时。对于南朝襄阳的围城打援战是一次长期持续的战役。其中需要大量的粮草军备。这些军需物资大都要靠汉人的耕作和制造。所以。忽必烈也希望用大元帝国來笼络住汉人之心。

    当然。任何事情有利就有弊。忽必烈的做法虽然对其意图统一中原大地有很大的好处。但也正因为如此。成吉思汗的其他后裔似乎找到了反叛的理由。之后纷纷宣布脱离忽必烈的控制。以至于曾经支持阿里不哥的海都在西亚、中亚组建了反忽必烈的同盟。

    新殿里的蒙古大臣齐齐跪下。大声道:“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各位爱卿。免礼平身。”

    “谢皇上。”

    忽必烈豪情万丈道:“各位爱卿。朕作为大元帝国的皇帝。势必率领我朝一统天下。开创崭新的历史。让我大元帝国成为前无古人的最强帝国。世代不息。让长生天的福泽遍及太阳覆盖之处。生生不灭。”

    “皇上万岁。”

    “国师八思巴。”

    “臣在。”

    “蒙古新字即日便可推行。你会同相关各部起草诏书。在我朝范围内推广。”

    “是。皇上。臣遵旨。”

    忽必烈定都大都。并改国号为“大元”。这就表明他所统治的国家。已不只是属于蒙古一个民族。也表明了忽必烈希望成为中原封建王朝正统继续者之心。

    咸淳五年(1269年)二月。忽必烈依据汉族的古代文献《易经》。改国号为“大元”。蒙古国自成吉思汗起。历经数十年后更名为元朝。这比历史上元朝正式建立的时间咸淳七年(1271年)11月提前了两年多。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